图:薛殿杰老师在他的工作室里
中国舞美学会与中国舞美展的源起
薛老师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舞美设计师,带领我们回顾了整个中国舞美的发展历程。他说,文革之后,文化艺术界百废待兴,加上五十年代全国的舞美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文艺界唯一发生的一件全国性的反右派事件,就是针对舞美专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举办了“全国舞台美术研讨会”集结了全国舞美界的同仁,搞舞美的同志们都卯足了劲儿想做点什么,于是成立了“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来团结舞美同仁——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在此基础上,大家发现建国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举办过舞台美术展览。于是在文化部、美协、剧协的重要干部的推动下,第一届舞美展开始有了眉目。
图:薛殿杰老师侃侃而谈
薛老师回忆起了好几位文化干部的名字,比如:时任中共青年艺术剧院院长的吴雪,作为话剧导演、演员的他,非常重视戏剧也非常重视舞美,并派薛老师与另一外同事共同赴美参观学习,后来他被调到文化部当副部长,对第一届舞美展的促成起了很大作用;剧协的干部韩林波也做了很大推动,当时轰动一时的《东方红》大歌舞她作为舞台监督参与,后她也到了舞美学会任职;包括美协的郁风,是一位女画家,在第一届舞美展开幕时作了重要讲话。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老同志的重要支持,第一届舞美展得以获得如此高的规格。
第一届舞美展的文件批下来了,具体的工作还待落实,在筹备过程中,薛老师特意提到了一位叫做杜时象的上海舞美界的专家,那段时间他专门从上海来到北京,常驻在中央戏剧学院,并调集了一批志愿者积极筹备复杂的准备工作。提起这位可能已经过世的舞美老前辈,薛老师言语中充满了敬意。
在多方的支持下,中国第一届舞台美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顺利举行,说起第一届舞美展影响力最大的地方,薛老师无不自豪地说:“这当年成了一个国家事件。为什么呢?当年的外交部把各国的大使全都请来参观中国的舞台美术展,那几天只对国外大使馆开放,这就把我们中国的舞台美术介绍到了国外。”
第一届舞美展后,学会出了一本画册将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全部拍照保存,非常有历史价值。薛老师还记得画册封面的题字是中国儿艺的设计师范思廉老先生。
说起第一届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展”,薛殿杰老师说:太艰难了,舞台美术一直处于弱势和边缘的位置,从戏剧的角度说,我们是边缘,从美术的角度讲,我们还是边缘——众所周知美协定期都会有全国美展,但是舞美展隔好多年才举办一次,举办的周期都是不稳定的。这种边缘化是没有理由也是毫无根据的,但是因为现实原因,这种边缘化在存在了很长时间。更何况现在的舞美跟过去的舞美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边缘化是不应该继续存在下去的。几十年过去了,薛老师回忆起中国舞美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依旧滔滔不绝。薛老师举例说,第一届舞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了一个月,可以说是规模大、影响力强,规格也很高,但是在近期去中国美术馆看贴在墙上的“大事记”的时候,薛老师痛心地发现美术馆居然对中国第一届舞台美术展只字未提。
第一届舞美展:五部作品参展
图:《阿Q正传》舞美效果图
第一届舞美展薛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策划,但是作为重点参展的舞美设计师,他有五件作品参展,可是一届展为了给更多人参展的机会,明确规定了一位设计师只能有一部作品参展,为何对薛老师“特殊”呢?面对我们的疑问,薛老师乐呵呵地说:“因为我跟别人合作,除了我单人参展的《阿Q正传》以外,还和另外两位设计师合作了《未来在召唤》和《山泉》,还有我当时在中戏带学生,有两位学生的作品也参展了,分别是《阴谋与爱情》和《爱情的传说》。他们都把我的名字也写上去了,所以这样一算,我等于就有五部作品参展了!”
图:《阿Q正传》剧照
而说起薛老师单独参展的作品《阿Q正传》舞台模型,则是一个在当时非常先锋意义的作品。薛老师说:以模型的方式表达创意和表演调度,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国内很少有人做,很可能就是没有人这么做——以前大家都是画效果图的,我在德国学习时老师就是把模型手段引入了我们的课程,我就是这么学的,所以我从1962年回来在中戏教书,就开始带着学生做模型——《阿Q正传》这个模型是我回国做的第一个正式的、完整的模型。薛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舞美设计图和模型图片,包括人物服装造型设计也是自己设计的。
图:《阿Q正传》人物服装造型图
薛老师回忆:《阿Q正传》舞台模型的制作当时花费了不少功夫,当时中央实验话剧院(“国话”前身)的舞美制作队参与了这个模型的制作,他们帮我在模型里做上了很完整的灯光演示和机械控制演示,整个模型包括两个车台,幕布也是自己画的,但是灯光、器材都是暴露在外的,现在看来这些理念仍然新鲜——这种做法强调了戏剧的现场感和假定性,当时这种“暴露式”的舞台还是属于超前的、先锋的。可惜,这个在中国舞美史上都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作品,在几经辗转之下已经归附尘埃。
第二届舞美展:自己动手装画框
图:薛老师回忆二届展作品
到了第二届舞美展,当时学会邀请了周本义、刘元声等十位艺术家设立“个人展区”,薛殿杰老师说自己也非常幸运地作为个人被邀请参展,“当时学会给每个人补助了5000元,但是那会儿我的模型都不在了,只有设计图。怎么办呢?我自己在宜家买了十多个画框,自己扛回来一大捆,自己组装。”说到这里,薛老师哈哈一笑。
图:薛老师讲述二届展参展作品
薛老师说着就打开电脑,将第二届参展的舞美设计图给我们看,并详细说了两三部作品。这些资料的保存这还得益于江苏演艺集团的盛小鹰,当时他还是一位年轻的舞美设计师,是他把薛老师参展的作品一一拍照留存,现在成为了更年轻一代设计师们珍贵的学习资料。
图:薛老师珍藏的珍贵资料
图:薛老师珍藏的珍贵旧照片
薛老师说,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是一个群英荟萃的盛会,走进会场可以看到各个专业的顶级艺术家。说道这里,薛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第二届舞美展时的“简报”和一张与国话老演员沈琳的合影。
第三届舞美展:需要给人以启发
图:薛老师谈三届展
说起今年即将举办的第三届舞台美术展,薛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件好事,但也是一个挑战。他针对三届展,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第一,参展形式上是以个人还是单位参展?如果针对个人参展的,请哪些艺术家需要衡量。
第二,针对展品的选择,学会需要确定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如果一个展品,本身是一个艺术品,却不一定完全属于舞台上面的,比如展品是从舞台美术上生发出的艺术品,或者给人以舞台的想象,那么这种类型的展品是否可以参展?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
第三,服装、化妆怎么展示?如果单纯地用演出形式来表现,也不能太过了,毕竟舞美展不是汇演,不能喧宾夺主。
第四,展品是否有创新性,看完之后能够给人以启发。薛老师认为广场可以充分利用,包括先进设备的展览也是必需的,这是舞美的时代特点。
针对先进设备,薛老师回忆起了第一届舞美展当时的最先进设备“幻灯”,这是朝鲜引进的设备,他们研制这种幻灯主要是为了歌颂领袖。引入中国后最早就是用于《东方红》大歌舞的演出,那时幻灯片当时还是要躺着放,而且要倒着放进去。在当时的朝鲜如果谁把幻灯片放倒了,那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其实,薛老师当时在德国留学期间,就已经开始用幻灯片了。
薛老师至今还有一间画室经常进行创作,他给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画作和舞美设计图、服装造型设计图、演出节目册等珍贵资料,甚至还有薛老师用PS精修的舞美效果图。
图:薛老师是电脑高手
图:薛老师向我们展示他自己用PS修的舞美效果图
从薛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老艺术家的与时俱进、豁达开朗的精神与胸怀,而他几十年来如一日对待舞美事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也使我们深受感染。
图:薛老师满满当当的行程安排
图:墙上挂的画还是薛老师当学生时的油画作品
图:薛老师在pad中向我们展示他在美国的画作
图片:宋国帅、刘典
文字:刘雅
责编: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