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在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精心策划组织下,九位中国著名舞台美术家全面参与2015布拉格空间四年展(PQ2015)的六大版块,规模和影响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其中学会两位副会长刘杏林和高广健分别摘得PQ展演出设计奖的荣誉奖与金奖。
PQ 四年展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级别的舞美专业展示活动,其权威性得到了世界公认。从1967年首次参展以来,中国还是第一次获得这个意义非凡的奖项。参展的舞美 设计师,代表了中国舞台美术当下的整体实力,更代表着中国几代舞美人努力走向世界的巨大成就!他们翻开了中国舞美史新的篇章。
参加2015PQ展的九位艺术家,将悉数携参展作品亮相三届展,届时舞美同仁可在北京展览馆一睹风采。
高广健
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舞台美术设计奖、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荣获第二届中央戏剧学学院奖,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展览会作品大奖。
作品曾参加1999年、2011年国际舞台美术布拉格四年展,联合策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深圳馆,主策展2011、2015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二十多年的舞台设计实践中与众多国内外著名导演及表演艺术团体合作,作品涉猎广泛、风格多样。
涵盖了歌剧、舞剧、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杂技剧、空间装置、大型实景艺术演出等多个艺术种类。
主 要舞台设计作品:歌剧《图兰朵》(199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版、1998年北京紫禁城太庙实景版、2005年法国、德国体育场版、2008年国 家大剧院版、2009年鸟巢国家体育场版)、《弄臣》、《魔笛》、《唐·帕斯夸莱》、《苍原》、《赵氏孤儿》、《洪湖赤卫队》;舞剧《大梦敦煌》、《情天 恨海圆明园》、《马可波罗》、《粉墨春秋》;京剧《赤壁》、《天下归心》,话剧《王府井》说唱剧《解放》,民族乐剧《印象·国乐》,森林舞台情景剧《边 城》等。
韩生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上海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教育部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创意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舞台美术创作与教学。
主要设计作品:话剧《大桥》、越剧《家》、《蝴蝶梦》、赣剧《牡丹亭》,舞剧《四 季》、电影《兰陵王》美术设计,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舞美总设 计,2001中国APEC会议文艺演出美术总设计,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设计工作。担任数字演艺集成重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文化创新 工程“DTAM数字戏剧博物馆”建设项目。出版《舞台设计的创意和表现》、《数字演出艺术创作实验》、《情景展览剧“岁月1978”创作实录》等。曾获文 化部第二届、第四届“文华舞台美术奖”,中国话剧舞台美术“金狮奖”,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展览会“设计大奖”,“宝钢艺术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国 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北京奥运会工作荣誉奖”,先后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曙光学者”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季乔
毕 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系;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会长;广东艺术研究所—季乔舞美工作室主任。代表作 品:《绿色的阳台》、《西关女人》、《阳光地带》、《等郎妹》、《十三行商人》、《天籁》《米脂婆姨绥德汉》、《春雪润之》、《望》、《苏武牧羊》、《我 的麦哲伦海峡》、《威尼斯商人》、《麦克白》、《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等。
曾获:2004-2007年度中国话剧舞台美术金狮奖。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舞美设计大奖”。2011年中国戏曲现代戏贡献奖。
多次荣获:文华舞美设计奖;文化部优秀舞美设计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舞美设计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艺术节舞美设计一等奖等。
刘科栋
刘科栋,作为中国知名的舞台视觉设计家,现就职于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同时,他还担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常务理事(CASA),国际剧场组织(OISTAT)中国中心成员。
1990-1995 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美设计专业,师从徐翔教授,毕业即进入国家剧院,迄今为止,他曾与众多一流导演和剧团密切合作,包括王 晓鹰、田沁鑫、林兆华、SidiLarbiCherkaoui、陈蔚、高艷津子等,创作作品超过百部,涵盖歌剧、话剧、舞剧、音乐剧、戏曲、现代舞及旅游 剧场,代表作国家大剧院首部制作的话剧《简爱》,导演林兆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为香港艺术节委约话剧[山海经传],和比利时现代舞编舞大 SidiLarbiCherkaoui合作的舞蹈剧场《GENESIS.生长》,2008年英国环球剧院邀请创作的话剧《理查三世》,国家大剧院开幕邀请 新创的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邀请导演王晓鹰主创团队赴丹麦海德蓝剧院创作的歌剧《游吟诗人》以及屡获舞剧大奖的舞剧《水月洛神》,还有参加柏林电影节 以及东京电影节的电影《我们俩》等,他在当代戏剧舞台领域始终活跃在一线,也是中国舞美界中新势力的领军人物。
曾 参加过三届布拉格国际舞美展,以及WSD2013世界舞美展100人,他设计过的剧目广泛参加国际及中国众多重要的艺术节,并数次获得国家级个人奖项。他 的设计风格多变且无一定之规,创作观念游走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常常将中国传统美学精髓融入到当代艺术风格的设计之中,每每呈现令人惊艳的视觉表现。
刘杏林
国际舞台美术组织中国中心主席,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
主 要舞台设计作品有:话剧《原野》、《风声》、《兄弟》、《母亲》,话剧交响剧诗《吁天》,小剧场话剧《爱情蚂蚁》,儿童剧《带绿色回家》,歌剧《巫山神 女》,舞剧《阿姐鼓》,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京剧《天家孽》,淮剧《马陵道》,粤剧《伶仃洋》,黄梅戏《和氏璧》,越剧《春琴传》、昆曲《浣纱记》, 闽剧《红裙记》,锡剧《二泉映月》,晋剧《大红灯笼》,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音乐剧《花木兰》。
曾 获第二届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展览会作品大奖、第三届中国话剧金狮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节优秀舞美设计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舞美设计 奖、第十届文华奖、北京小剧场戏剧展演暨国际研讨会优秀舞美设计奖、2007纪念话剧百年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称号、2009世界舞台设计展 (WSD2009)金奖。2013世界舞台设计展(WSD2013)最佳舞台设计入围奖。
苗培如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历届文化部高级职称舞台美术评委会主任、评委。文化部文华奖评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中直院团优秀剧目展演评委等。
历 任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舞美总设计,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专家组专家,并设计天安门广场民族团结柱。2010年广州第16届 亚洲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舞美总设计等。设计大量话剧、戏曲、舞剧、歌剧、儿童剧、木偶剧等舞台戏剧作品及电视晚会、国家晚会、国家庆典等。获话剧金狮 奖,多次获文化部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广电部星光奖、舞协荷花杯奖、国际音乐节大奖、学会奖、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等国家级各种奖项并国务院 立功。2009年作品参加首尔世界舞台美术展。
2011年作品参加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PQ)展。其作品根据不同艺术类别诠释风格迥异的演出样式,设计风格高雅细腻、大气恢弘,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追求时尚,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舞台美术家。
桑琦
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秘书长,现任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美部主任。
1998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师从韩生教授。主要话剧作品有《去年冬天》、《www.com》、《艺术》、《谎言背后》、《OLEANNA》、《罗密欧与祝 英台》、《武林外传》、《上海屋檐下》、《马路天使》、《鹿鼎记》、《大哥》等,同时亦参与诸多大型活动舞台设计。曾获第五届金狮奖舞美设计奖,中国第二 届舞台美术展览会作品大奖,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等奖项。
张武
近年来致力于中国当代戏剧舞台美术创作的青年舞台设计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
主 要戏剧舞台设计作品:话剧:《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恋爱的犀牛》、《迷宫》、《琥珀》、《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爱必死更冷酷》、《堂吉诃德》、 《柔软》、《罗密欧与朱丽叶》、《老妇还乡》、《红旗渠》(2013年第十届艺术节文化大奖/舞台美术单项奖/201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寻找李 大钊》(2012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自杀者》、《活着》、《枫树林》(获2013年第十届艺术节文化大奖);豫剧《伤势》;川剧《高加索灰栏 记》;越调《老子》(获第九届全国艺术节文华大奖/2012年文化部精品工程奖);京剧《云之上》;曲剧《黄叶红楼》;昆曲《川上吟》;歌剧:《塞维利亚 的理发师》音乐剧:《空中花园谋杀案》、《王二的长征》;舞剧:《秘境青海》《等待歌多》。
主要电影作品:2004-2005年王小帅电影作品《青红》(《SHANGHAIDREAMS》)美术指导。2005年获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奖。2006年徐静蕾电影作品《梦想照进现实》(《DREAMSMAYCOME》)美术指导。
主要其他作品2005年深圳城市建筑艺术双年展作品——动态装置《城市变形记》2007年上海张江高科十五周年现代艺术展作品——动态装置《失意的停留》.
周正平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舞美设计。
他先后在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灯光设计和舞台设计。为中国越剧写意化舞台表演样式的确立,做出"开山之作"。为提升中国当代戏曲现代审美,树立诗化写意的舞台美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周正平以现代剧场的审美概念,体现出戏剧婉约宜修的古典气韵,形成其"以光代景,以光 传情"的诗化艺术风格。他的灯光设计善于运用灯具不同的光效、灯光明暗 以及色彩变化,着力准确到位、意蕴丰富、节奏流畅,并能很好地和戏剧情境以及人物性格相结合,为众多专家和观众所赞赏。漫漫三十多年,不懈的舞台追求和敏 锐的艺术感悟力,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最富实力的舞美灯光艺术家之一,被戏剧界誉为"灯光诗人"。个人著作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光的戏剧——周正平舞台灯光艺 术》、《明堂·灵光——周正平舞台灯光设计作品集》、《艺语·光境——周正平舞台灯光设计作品集》。
主 要获奖记录:个人八次获文化部中国文化政府奖"文华舞美设计奖",八次获中国戏剧节"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舞美奖",七次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设 计学会奖",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获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作品大奖",曾获文化部首届中国歌剧节、全国儿童剧展演、中国京剧节、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 目展演、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灯光设计奖"、"优秀舞台美术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