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时装周
微 MICRO TO WAVE
中国舞美学会记者专访
北服时装周女装方向负责人梁燕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设计展暨北服时装周,是北京服装学院2016开年首个大型时尚活动。延续以往惯例,北京服装学院毕业设计校内展演历来早于其他同类院校和专业,将于三月下旬在中国国际时装周推出专场发布会。每年的北服时装周都标志了又一波中国时尚新生力量的率先登场,年复一年的北服设计风暴,一直引领着学院派先锋时尚的创新方向。
伴随北服时装周开幕的第一场大秀“女装创意——预见你的未见”震撼开演,从S·Havking霍金到Pink Paint 从upsetdown到All underneath、从感官到食物,每一个系列都让秀场充满惊喜,每一个色彩的跳跃都让观众心生澎湃。
对话梁燕
首秀结束后,学会记者专访了创意女装/女装成衣的负责人梁燕教授。
▲梁燕教授接受采访
理念PHILOSOPHY
这场设计服装秀的主题是叫“微”,从整场服装秀我们希望传递的理念就是, “从看的见的地方开始,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作为今年北服时装周的开幕式,女装创意设计专场,没有形式的限制,没有材料的限制,它的出发点和视角是完全多元化的,是需要设计师多视角的脑洞大开,又需要设计师能完整实现。
“微 ”要求我们设计师做到就是:“别人所忽略的细微,恰恰是我们创作的源点;别人所未见的世界,恰恰是我们预知的未来。”
这也是我们这场开场创意秀的小主题“预见你的未见”。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解读,那就是:“我是设计师,你的世界是我能感知的,你未知的世界却我能预见到的,所以我又是预言家。”
另外,主题“micro to wave 微”对于媒体以及传播的新解读:
我们使用新的设计观念、尝试新的材料、利用新的媒体的传播形式,这些都在这场秀中有着诠释。比如在我们的一些作品中,会有新的元素碰撞,例如其中一个作品中将致敬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现代的工业文明结合,也是我们设计师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新的思考。
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尝试新的材料,尝试新的造型方法,甚至尝试对设计的一种新的理,这是我们这场秀最希望表现出来的非常丰富而多元的理念,也就是既要有着对传统艺术的形式理解,更要有着对未来科技与技术,未来艺术观念的思考。
我觉得对于服装设计与其他的设计行业本源都是一样的,我们对设计的理解殊途同归。
所有设计的理解,尤其是对新生设计的理解,往往基于大家对所有外在存在的一种敏锐感知,这种敏感对于一个设计师的素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认为不管是舞台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其他设计形态,只要这种设计能够来自于设计师对于生活的敏锐感受,设计师随时整理自己对外界的感知,随时用自己擅长的设计语言建立与外界的关系,都可以做出很好的设计。
这次的服装秀我们邀请了插画设计师, 跨界设计师,策展人等业内外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就是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评判我们学生的设计,让我们听到各方的声音。
“micro to wave”要求我们的设计师站在创意产业的浪尖上去思考,他们对于微,对于micro to wave这样主题的思考是不同的视觉、不同的思维角度,而这恰恰是我们未来在中国的创意和时尚产业中特别期待的力量。
对于学生,梁燕的寄语是:“你们是站在创意产业'浪尖'上的一批人,也是能够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你们的存在,让我们认识到设计的价值,你们的话语,让我们审视并思考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向,你们的尝试,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的到来,你们是最年轻无畏的新生设计力量。”
创意设计CREATIV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