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近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距上届展览12年后举办的本次展览,主题为“创意空间与文化生态”,旨在提示当下大舞美观念的开放性、跨界融合以及引发对文化发展可持续性的认知和思考。看了参展的34个省、市、自治区的3000多人的两万多件作品,感觉我国的舞台美术工作近年来成绩斐然,舞台呈现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但也感到有些作品的舞美过于繁复、奢华,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大舞美”并非大制作,虽然此次展览舞美是主角,但在舞台作品中,舞美永远是配角,不能喧宾夺主。 ◆ ◆ ◆ ◆ ◆ 舞台美术的创造需要理性,舞台科技的参与也需要理性,那就是尊重艺术规律和剧种特点,比如京剧,其特点是虚拟和写意,舞美就不能太实,也不能太满,要留给演员充足的表演的空间。曾见一些京、昆新戏设计了高高的台阶,演员如演话剧般地上下台阶,没有传统程式的“七上八下”,让人觉得很别扭。而灯光及烟雾的滥用,也使得很多舞剧场景昏暗、人物模糊,形如鬼魅。舞台美术是为戏剧整体演出服务的,主要任务是创造艺术的外部形象、视觉形象。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观众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右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左一)、副会长周正平(左二)与山东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王庆江(右一)在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山东展区交谈。 11月26日至29日,“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据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分别于1982年、2003年举办过两届全国范围的舞台美术专业展览。时隔12年后再度推出的本届展览,当然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国际舞美组织主席在山东展位 山东是戏曲大省,舞台美术创作经常涌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有些还是大家津津乐道的经典创意。这次,山东舞台美术学会精选了本省33个剧目的舞台美术作品参加展览,获得了与会专家与观众的一致赞誉。对于山东省的舞台美术创作来说,在这次展览中,除了有机会展示“光色璀璨韵染齐鲁”的创作成果外,在与全国同行的交流切磋中,也大大开拓了视野。 1交流“大舞美”的观念 本届展览的主题是“创意空间与文化生态”,目的是关注和探讨当下“大舞美”观念的开放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文化发展可持续性的认知和思考。
12月4日下午,陕西省舞台美术学会召开会长办公会,通报了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的参展工作,颁发了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音响专业委员会获奖证书,陕西省舞美学会会长、副会长、部分副秘书长、音响奖获得者以及陕西省文化厅主管处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上,陕西省文化厅规划财务处、艺术处领导分别向调音师优秀大奖获奖者陕西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音响师汪涛、调音师优秀奖获得者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音响师袁海波颁发了荣誉证书,代表陕西省文化厅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希望两位青年调音师保持和发扬成绩,继续为繁荣陕西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陕西省舞美学会会长陶隆、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强、副会长张崇学通报了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的盛况和陕西省舞美学会参展情况,并对陕西省舞美学会参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讨论。 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是继2003年第二届(南京)全国舞美展十二年之后的又一届行业盛会,陕西省舞美学会展区以“一带一路”和“积极筹备,全力办好第十一届中
近日,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术委员会召开了专题座谈会。针对2016年的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曹林会长主持会议。新媒体艺术委员会主任、著名新媒体艺术家丰江舟,新媒体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芒果台制作创意专家荣飞弟,新媒体技术专家、深圳天地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风,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明和集团董事长傅高武以及董事长助理马俊,华奥传媒董事长刘栋等出席了会议。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今后将继续推行“大舞美”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新常态,面对新时代的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文化创意产业新天地。要客观面对市场经济,尊重市场规律,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切入新媒体艺术领域,团结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行资源整合。大家还一致认为,新媒体艺术委员会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它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它带有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所以,时不可待,大家必须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在近期拿出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有: 1在2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的改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自然随之增加并提升,同时国家也出台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由此带来剧院建设的热潮。 但在实际的剧院建设过程中发现,各地方的剧院建设不考虑本地区实际需求及使用状况,竞相攀比,纷纷仿效国家大剧院,甚至超过国家大剧院;剧院设计规模求大求全,舞台多采用品字形模式,剧院配套设施、舞台一系列专业设备多而复杂。这种大而全的剧院建设模式,给后续运行带来一系列困扰,运营成本高,需要配备大 型的专业运营、管理团队。 基于这种现状,原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李畅等国内多位专家在参与国家及各地方有关剧院建设的咨询或论证的工作中,每次都旗帜鲜明地表达主张,国家大剧院可以以大而全的模式建设,但在其他地方的剧院建设基本不需要重复国家大剧院的模式,也没有必要都建成品字型的舞台。李畅是我国剧院建设领域的前辈,早在1958年国家大剧院立项时,他提出了采用品字型的舞台,第一个将品字型舞台引入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品字型舞台几乎成为剧院的标配选择。李畅认为,剧院建设应同艺术形式一样,百花齐放,多种多样,并符合经
可以说,在各种展事频频的今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展览,那就是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暨视觉艺术双年展,它是近年来创意独特的一种组展样式,不分画种,不分年龄,集视觉艺术为一体的一个超时空、超现实、超表现的一种组合,可以说在流派纷争的当今展览,以视觉艺术双年展的样式把各流派的大牌艺术家相聚一堂,以一种艺术大观园的形式分别在798悦·美术馆和北京蓝润国际艺术馆同时展出,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画展的开幕更是别出心裁,以一种“798事件”的样式制造了一种人造景观,整个798地区烟雾四起,把一种人文关怀及时地送到了每一个观众手上,诠释着当今人类生活的现状与人文关怀的真实存在,艺术家张建华还以一种大行为的艺术方式书写长卷100米,记录下双年展的全过程。一种超越后现代的布展样式,把大山子艺术区带进一个崭新的视觉空间,多展场互动、跨时空互动,架上、行为、多媒体加声光电,真正的跨界,可谓一次高品位的视觉盛宴。 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暨视觉艺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季宏敏、沈敬东、张祖英、张利、孙东、何大桥、韩生、周本义、王立庆、王强、李文培
路易·杨森访谈实录 2015年11月26日-29日,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睽违十二年,全国舞美人齐聚一堂,尽情享受了一场展示自我、学术交流、技术碰撞的舞美盛宴。这是一次何等难能可贵的机会,学会记者对数十位取得非凡艺术成就的舞美大师进行了系列专访,以期从他们的实践作品、创作观念中能够汲取智慧、拓展视野。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长期致力于促进舞台美术的国际交流。此次国际舞美组织主席路易·杨森受邀担任三届展评议委员会的工作,并接受了学会记者的专访。 空间是戏剧创造的一个出发点,戏剧空间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当代剧场,应是一个能容纳任何“作者”和“观众”自由放入内容和观念的容器,以多样化的面貌表达社会的、文化的或者个人的观点和情绪。身为舞美从业者,我们一直在思考戏剧的本质及意义,对演出空间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而路易·杨森先生的剧场设计理念有其独特之处——从戏剧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舞台环境的舒适与自然,重视舞美艺术家置身舞台的感受,以激发个人情感与想象力。这种充满人
近日,“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在北京展览馆落幕,本次展览距上一届已有12年之久。晚会“限奢令”发布后,原本多服务于大型晚会舞台的舞美灯光音响企业整 合之后,改变路线,本次12年之后再回归的舞美展规模空前,汇集800家专业文艺院团、500家演艺设备供应商与运营企业、40家艺术院校。从设计师的艺 术表达到市场供应商的技术支持,业内看到舞美行业洗牌后的新方向。 设计师:边际范畴扩大 1982年第一届舞台美术展▲ 2003年第二届舞台美术展▲ 2015年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现场▲ 中国首届舞台美术展1982年在北京举办。时隔21年第二届舞台美术展在南京举办。12年之后,第三届中国舞台美术展带着“创新空间,文化生态”的新理念再次回归。 12年里,国内舞美行业经历了以大型晚会为主体的发展方式;经历了“限奢令”之后的阵痛;经历随着市场进程的行业洗牌,目前国内舞美业基本找到了一条更适合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从根本上说是观演关
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于11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的舞台美术展之前共举办过两届,时隔十二年重装上阵的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全面展现了我国舞台美术领域的最新创作成果,广受社会瞩目。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秉持学术先导的办会宗旨,努力把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办成一次高端的学术活动。为总结理论成果并提升研究能力,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同期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作品集》和《中国第三届舞台美术展论文集》,以期反映近十年来中国舞台美术创作现状和研究成果。 序言 1982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舞台美术展览会,首次大规模地集中呈现了当时舞台美术的风貌,也凝聚了我们的前辈殚精竭虑、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变化天翻地覆,舞台观念、物质技术条件与当年比,已不可同日而语,继往开来的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舞美展,间隔周期大大缩短。但我们专业上的进步仍与当年的起点一脉相承。 即使在今天,举办一次全国舞美展也是引人瞩目的大动作。作为以学术活动为己任